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。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海螺集团董事长王诚表示:“碳减排不仅是一项伟大崇高的使命,更是发展循环经济,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。海螺集团把节能减煤降碳作为最紧迫的任务,坚决扛起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。”
近年来,海螺集团对标“3060双碳”目标,启动了“歼30”创新发展行动计划,聚焦替代燃料、替代原料、新型燃烧技术、清洁能源、能效提升改造、全流程智能工厂和碳捕集等技术领域,在源头控制、末端治理上寻求突破,积极占领技术制高点。
对于企业如何扛起“双碳”使命担当,王诚认为:“把握和推进数字赋能和绿色转型,要用好用活创新与发展两件利器,有效发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、市场化机制和资本平台优势,助推企业扩量提质增效。”
“围绕‘双碳’目标,企业必须在危机中育新机、在变局中开新局,进一步探索‘绿水青山’与‘金山银山’的转化机制,着力实现发展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。”王诚强调,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的重大政策机遇,海螺集团全面布局绿色产业,在重庆、广东、江西、陕西、福建、安徽等省份投资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、零碳示范园,积蓄企业发展后劲。
“‘十四五’期间,海螺集团将实现能耗标杆企业全覆盖。”王诚说。
3月9日,全国人大代表,安徽海螺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诚向全国两会呈交的《关于差别实施水泥工业用电价的建议》引起了记者的关注。
王诚在建议中表示,水泥作为主要基础建筑材料,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,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。“通常而言,煤炭和电力成本占到水泥生产总成本的80%以上,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,水泥产量位列全球首位。”为保障水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,王诚建议结合能耗、环保等技术性指标,差异化实施电价上浮政策,实现优胜劣汰,引领行业转型升级,助推国家“双碳”目标实现。
王诚分析,全国南北方不同地区水泥企业现用电电价为0.6-0.7元/度(已将峰谷电价进行折算),由此可以推算出,水泥行业用电平均成本为0.65元/度。目前,中国水泥行业生产每吨水泥电耗一般水平为90度左右,结合水泥行业都已配备余热发电系统可替代1/3的用电量,因此生产每吨水泥外购电在60度左右。粗略测算,当前水泥生产成本中,每吨水泥电力生产成本为0.65×60=39元/吨;以2021年为基准,全国水泥产量23.6亿吨,电力总成本为920亿元。
假设一:电价上调20%,即0.78元/度,每吨水泥生产成本增加7.8元,全行业全年增加生产成本大约为184亿元。
假设二:电价上调30%,即0.845元/度,每吨水泥生产成本增加11.7元,全行业全年增加生产成本大约为276亿元。